首页    新闻    区县    建言    专题    原创    评论   理论   国内   国际    
违法不良信息举报 029-63907150 029-85356217

东二环旁金花落

来源:西安晚报 时间:2022-02-22 09:13 阅读量: 字号:

  旧时金花落村街景陶浒绘

  几年前,金花落村村民不满城改后他们小区的名字由“金花落”改为“紫落澜庭”,便将改造他们村子的开发商告上了法庭,希望通过诉讼讨回原有村名,但最终败诉。

  碑林区的大多数村庄都有着众多历史信息和丰厚文化底蕴,它们不仅是口口相传的文化符号,也是西安这座城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部分。然而,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一些承载着西安人珍贵记忆的老村名正在一次次拆迁改造中逐渐消失。一个个经典的老村名被开发商舍弃,取而代之的是一些时髦亮丽的洋名字,金花落就是这众多现象中的一例。

  金花落村位于东二环互助路立交桥十字东北角。南依韩森路,西靠金花路。金花路修建于1955年,它得名于路东的金花落村,以互助路为界,向南叫金花南路,向北叫金花北路,修建东二环时,金花路就与东二环重叠了。

  以前从东二环穿行,我关注过路西的金花饭店,也关注过路东的西安动物园,却很少关注这个东北角的金花落村。那时的金花饭店是西安市第一个涉外五星级酒店,全玻璃外立面的豪华装修让人耳目一新,动物园也是我们节假日最好的去处。只是金花落村蜷缩在互助路高架桥的东北角,很少有人关注它。

  金花落村北边的长乐公园就是以前的西安动物园。其实在动物园之前,也就是上世纪50年代,这里是西安的苗圃基地。西安动物园就是在苗圃基地的基础上修建的,当时征用的都是金花落的土地。原苗圃的西门外还有一条小路叫苗圃路,也就是后来的金花北路。2004年,西安动物园迁至长安区,改名为西安秦岭野生动物园,原址被改为长乐公园。

  长乐公园地势很高,越往里走坡度越大,据说在解放前应该是西安古地貌中一个不高的原。史念海先生在《黄土高原历史地理研究·生态环境编》一文中指出:乐游原北,又有两道较高的地方,也是可以称之为原的,其南面一道在现在兴庆宫公园和其南的沙坡村之间,由西安城的东南角外,斜向东北,至于金花落之南。而金花落及其东北附近,也应是一道黄土原。乐游原和金花落所在的黄土原绝对高度仅四五百米,而兴庆宫公园和沙坡村之间的那个原,还要矮些,都不过是一条高岗而已。因此,金花落村当然是位于这道黄土原的村子。老村民曹丁堂说,解放前,金花落村的人也把这个土原叫“金花原”。解放后,生产队的喇叭里常常能听到这样的诗:“麦浪滚滚扑面来,金花原上喜开颜。”

  不久前,我应约前往金花落村采访,在东二环互助路立交十字的东北角,我看到了矗立的两座高楼,其中的一座高楼上写有“泰华·紫落澜庭”几个红色大字。

  在小区的二号楼,我见到了接受采访的原村民薛艳茹。采访后才知道,多年前正是她不停地奔走呼吁,要求讨回原有村名,才有了轰动一时的村民和开发商对簿公堂讨要原村名的社会新闻。薛艳茹说,金花落村拆迁改造后,村民也回迁到金花落村原址,但在原址上建造的小区却叫紫落澜庭,这让他们难以接受。那时他们的户口本和身份证上都是金花落村,现改成紫落澜庭有很多的不便。“既然回迁到原址,为啥不用原来的名字?这么一改,没有了金花落村,也等于是要把金花落村从大家的记忆中抹杀,这让我们在情感上是无法接受的。”薛艳茹动情地说。

  薛艳茹说,金花落村已有上千年历史,至于村名的来历,她以前听村里的老人讲,说是八国联军入侵北京,慈禧太后逃到西安避难,路过东郊此地时,突然听到锣鼓喧天,杀声连连,以为是被发现了踪迹,吓得仓皇逃跑,连头上的金花钗都掉落在地上,最后发现是民间艺人在表演杂耍,舞刀弄枪。于是人们编了个顺口溜:“金花落,金花落,金花落在了黄土窝,看得百姓乐呵呵。”从此,这里便得名金花落。

  但77岁的原村民曹丁堂并不认可这种说法,他说原来村南口有一座庙,这座庙在唐朝时叫丹阳万寿宫。传说丹阳公主来庙里烧香磕头,不慎将头上的金花钗掉在地上,最后也没有捡拾起,金花落由此得名。我后来翻阅资料得知,唐代确实有个丹阳公主,他是李渊的第十五个女儿,后嫡兄唐太宗李世民把她嫁给了初唐名将薛万彻。金花落这个地方在唐初叫隆庆坊,后来在唐开元年间修建兴庆宫时,才被扩充成兴庆宫的一部分。如此说来,丹阳公主在此烧香拜佛掉落金花钗的说法也可能是对的。曹丁堂老人说,丹阳万寿宫传说是丹阳公主的家庙,他曾在西安碑林博物馆看到过刻有“丹阳万寿宫”的石碑。

  不过,这两种说法都是民间传说,并无官方记载,但金花落村所处的位置在唐代的确属于兴庆宫的东北角。宋《长安志》记载:金花落为唐兴庆宫一建筑群落,并注“俗所传盖卫士所居”。《古都西安——西安的历史变迁与发展》一书记载:兴庆宫东北部有名金花落,遗址在今西安市东郊韩森寨西附近。据今人考证,为当时宫人所居之地。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研究员陈丽萍在《墓志史料深化唐代宫人研究》一文中指出:古代宫廷既是国家权力核心机构,也是一个庞杂的社会场域。一般来说,宫廷女性分为内官(后妃)和宫人两类。其中,宫人构成宫廷人群的主体,规模庞大且身份复杂,与后妃之间还存在着身份转换的可能。宫人主要由宫官、女师、乳母、宫尼女冠、掖庭、教坊宫人等构成。在唐代,人们把皇宫中宫人所居之处多名为“落”,兴庆宫有金花落,太极宫有野狐落。《新唐书·温造传》有记:“太和三年,内昭德寺火延禁中野狐落。野狐落者,宫人所居也,死者数百人。”从中可以看出当时宫人多聚居一处,生活也是相当悲惨的。

  由此看来,我更倾向于金花落村得名于兴庆宫“金花落”这处亭阁建筑的说法。

  解放前,金花落村只有十几户人家,大部分住户都依北面土原而居。如果往前追溯,村里人除卢家外,住的都是依土原而建的窑洞,窑洞坐北朝南,一字排开,人们称其簸箕村,意思是村民居住的窑洞像簸箕一样。后来,有条件的人才慢慢在窑洞前盖起了关中的厦子房。

  那时的金花落村虽然偏僻,但村子历史悠久,位置重要,从东北方向进城的人都要经过此村。足以证明金花落村悠久历史的是村南面的那座大庙,也就是曹丁德老人说的丹阳万寿宫,史书称为圆通寺,到了解放前后,村民称其药王庙。庙门前的三棵大椿树高耸挺拔,古朴苍劲,粗壮树干两人合拢都抱不严。那时,庙门前还有一条通向西安城的小路,南来北往的人走累了就在庙门前的大椿树下歇息。抗美援朝期间,负伤回国治疗的志愿军战士在这座庙里休养过,为了活跃战士文化生活,部队一个礼拜还放两场电影,村民们也可一起观看。

  志愿军伤员撤离后,该庙被改造成灞桥食品厂,后又被西安市第二酿造厂征用。上世纪90年代,陕西长安信息房地产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对酿造厂进行房地产开发,这座历史悠久的庙宇就此消失。

  解放前,村里在村西北方向(现在长乐公园东门西北方向)建了一座禹王庙。为什么是禹王庙?曹丁堂老人说,禹王庙供奉的是大禹,这也许和金花落一直以来缺水有关。这个庙是民国期间建的,解放后,修建金花北路时,拆除了一部分庙宇建筑,另一部分改成了小学教室,由于生源不足,金花落村随后与仁厚庄共同成立了仁厚庄小学,便将这里的生源迁移过去。后来,该庙成了生产队安放牛马的饲养室。

  金花落村户数不多,主要以卢、曹、庞、王姓为主。有顺口溜说金花落村有四多,即卢家的钱多,曹家的人多,庞家的势多,王家的坟多。卢家是村里的有钱人,72岁的卢栓德说,他的祖先在清末就是大户人家,解放前卢姓家族居住的四合院就是老祖先传下来的。他还说,金花饭店就是他们卢姓族人从美国寻根归来出资建造的。那时村周围坟特别多,王家人刚来时就住在窑洞里,窑洞周围有许多坟,后来才慢慢将坟铲平。

  由于地处偏僻,人烟稀少,村周围经常有狼出没,天黑后村人就不敢出去,只能待在家里。人们住在窑洞里,由于没钱买砖加固门框,下雨的时候,大家心里特别害怕,担心窑洞会突然坍塌。

  解放后,金花落村主要以种粮为主,到了上世纪50年代后期,耕地一半种菜一半种粮。同时村里还办了豆芽加工厂、钉子厂、罗网厂等小企业。

  这个依坡而起的村子,多年前你若由金花路入村,还得上歪斜的小路才能进入在高台上的村里,村里房子一级级往高处盖去,是都市里难得一见的丘陵山区人家的味道。由于金花落村地势较高,“缺水”成为村里最大难题。就是打井很深,也难以出水。上世纪80年代前都是拉水吃,全村就一口井,大家绞着轱辘,一桶桶拉上来,有时候还是黄泥水,沉淀一下就烧水做饭,生活很辛苦。盖房子的时候,没有水,就去邻村的仁厚庄一趟趟地拉水。后来,村里通了自来水,家家安上水管,可是村子东头有水,西头却没有水。住宅区里,电线乱拉就像蜘蛛网,产生诸多安全和火灾隐患。房客拥挤不堪,到了用水用电高峰期,经常停水停电,让村民连连叫苦。

  1978年,新组建的西北纺织工业学院(西安工程大学)占去了金花落村大片土地,村民人均耕地面积由1.1亩减少到二分多地。1980年,西安市人民政府发布233号文件,将金花落村撤村转居。1995年,修建东二环时,村里就进行了一次拆迁工作。2009年,进行了整村拆除。

  如今,金花落村的村民们都住进了高楼大厦,曾经的城中村,被功能齐全的现代社区而取代。一站式的社区服务中心,涵盖了居民养老、医保、计生、失业等几十项公共服务。很多村民感慨地说:“现在才真正感觉到自己成了城里人。”

  站在东二环的辅道上,我眺望着这个拆迁改造后的新小区,有一种难以释怀的情感:经历千年风雨的金花落村就这样在城市化进程中“落下了帷幕”,金花落这个动听且美丽的名字已被建起的高楼大厦压入尘埃,随风消散。若干年后,人们还能否记得这里曾经有一个叫“金花落”的村子?还能否记得那些美丽的传说?

  但愿人们在遗忘金花落的同时,别忘了这段历史和乡愁。

  

编辑:王嘉



版权声明:本网注明来源为“西安网”的文字、视频、图片内容,版权均属本站所有,如若转载,请注明本文出处:https://www.xiancity.cn 同时本网转载内容仅为传播资讯,不代表本网观点。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与本网站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更多意见请登录 网民建言

我要留言

你至少需要输入 5 个字
昵称:

国新网许可证编号:61120170005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2705078号  陕ICP备09025004号  陕新网审字[2002]007号  公安机关备案号61011302000101

Copyright 2000-2022 by www.xiancity.cn all rights reserved

签发王嘉,修改王嘉